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览_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详解
1.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
2.新能源(车)产业链分析
第一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也就是汽油以及柴油等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4年的7.8万辆上涨到2018年的12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在100.9%。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渐成熟,上游以及下游协同合作能力加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将得到改良以及提升。与此同时,建设智能化工厂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
新能源汽车分为三种,分别是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有燃料电池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我国汽车市场最多见的新能源汽车类别。
纯电动汽车指的是驱动力完全由电能供给,由电机驱动的汽车。电机的驱动电能来自车载充电储能系统或是其他能量储存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指的是可以至少从可消耗燃料以及可再充电能,也就是能量储存装置两种车载储存的能量里面得到动力的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身上既有汽车发动机,也有电动机,车身除了有汽油加注口,还有外接电源接口,能够为电池充电。燃料电池汽车指的是把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单一动力源,或是把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可充电储能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现在的燃料电池汽车主要动力来源是氢气。
第二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是矿产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生产所需要的基础原材料涵盖锂、铜、锰、钴、镍、石墨和稀土,还有其他矿料。
汽车动力电池的基本材料部件涵盖正极材料以及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我国的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电池,车用动力电池涵盖磷酸铁锂电池以及三元材料电池,还有锰酸锂电池和钴酸锂、钛酸锂电池等种类。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电池正极材料,二者在乘用车行业的装机总量已经突破95%。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是关键零部件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涵盖动力电池以及驱动电池,还有电控系统。近几年,我国动力电池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很大,例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比亚迪作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公司占据较大优势,其中,宁德时代在锂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突破八成,有垄断市场的绝对优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下游是整车制造领域,参与者主要是国有整车公司,例如北汽蓝谷和中通客车、厦门金龙为主,其他有比亚迪以及新势力,例如蔚来和小鹏等
新能源汽车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结合环保的需求,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2025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企业都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池、电控、电机等。
对于新能源全车而言,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心脏般的存在,电池、电控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动力系统等关键指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上游的电解液供应商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江苏国泰等;正极材料供应商包括当升集团、厦门钨业等;负极材料供应商包括璞泰来、天赐材料等;隔膜的主要供给企业包括沧州明珠恩捷股份等。
新能源汽车中游主要为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控、电机、汽车电子等,其中汽车电池供应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控主要供应企业为汇川技术、万向海潮、蓝海华腾等;电机主要供应企业为正海磁材、方正电机、大洋电机等;汽车电子供应企业主要为宏发股份、均胜电子等。
新能源汽车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主要企业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其中,比亚迪和广汽集团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是由互联网公司转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热力地图:山东和广东分布最集中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在湖南、浙江、河南和四川也有企业分布,但相对而言企业分布较少。
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和上海代表性企业较多,同时,北京、安徽、重庆、河北代表性企业也相对较多,如北汽蓝谷、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分布图:山东最多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共有59个,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广东、湖北等省份,其中山东省共有12个。
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
目前,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的代表性企业有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沧州明珠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的企业有正海磁材、方正电机、万向钱潮、蓝海华腾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为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产能/产量强开如下:
新能源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建设子公司、扩建产能等。具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车)产业链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与加工
1,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融捷股份;
2,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海南矿业,天奇股份;
3,镍:兴业矿业,科力远,格林美;
4,碳(石墨):永东股份,黑猫股份,碳元科技;
5,氢:卫星石化,金宏气体,金能科技;
6,稀:北方稀土,盛和,五矿稀土;
7,磁材:金力永磁,横店东磁,正海磁材,三环集团;
8,正极:德方纳米,丰元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
9,负极:杉杉股份,璞泰来,博迁新材,中科电气;
10,点溶解:天赐材料,石大胜华,新宙邦,多氟多;
11,隔膜:恩捷股份,璞泰来,鑫源材质,中材科技;
12,导电剂:斯迪克,天奈科技;
二,中游——零部件生产与回收
1,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德赛电池;
2,电机:江特电机,宏发股份,国轩高科,潍柴动力;
3,电控:八方股份,利元亨,德赛西威,菱电电缆;
4,电子:均胜电子,法拉电子,得润电子,通达动力;
5,车饰:拓普集团,宁波华翔,光启技术,常熟汽饰;
6,拆解:骆驼股份,华宏科技,格林美,天奇股份;
三,下游——汽车整车
整车:比亚迪,长安汽车,北汽蓝谷,长城汽车;
充电桩:特锐德,易事特,英杰电气,中能电气;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景梳理: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广东优质企业集聚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经营情况:上汽集团综合实力强劲
有关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业绩情况,上汽集团(600104.SH)的核心业务营收最高,超过400亿元;理想汽车(02015.HK)、蔚来-SW(09866.HK)等企业的毛利水平较高,超过60%;产销规模以上汽集团(600104.SH)、比亚迪(002594.SZ)、广汽集团(601238.SH)较高;研发投入强度北汽蓝谷(600733.SH)等企业较高。
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未来规划情况:核心技术增强,配套设施完善
近年来,我国陆续推出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结合目前充电桩、整车成熟程度等方面因素,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待提高。未来,相关企业将在核心技术增强、充电桩增设、车辆的高端化等方面进行积极布局。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